苹果在iPhone 7系列身上取消3.5mm耳机孔后,便顺势推出首个「真无线」概念的AirPods耳机,随后这类「真无线」耳机如雨后春笋般大规模出现。如今除了产品数量的爆发性增长外,真
无线耳机的产品能力也不断攀升。
从最初只是为了摆脱有线的束缚,到现在语音助手、通话降噪等各类应用的引入,真无线耳机所附属的功能愈发强大。然而回到真无线耳机最根本的时延效率上,这么多年过去了却依旧没有迎来革命性的提升。
什么是时延?
任何电子产品在迈向无线化的同时,时延效率都是无法逃避的一个问题。真无线耳机采用蓝牙方式进行无线连接,手机通常是「发送数据信息」的一端,耳机则是「接收数据信息」的一端,而两端之间所需要的传输时间可以被理解为时延。
不过这只是最理想状态下的时延表现,真无线耳机还存在手机端的发出所需时间、耳机端的接收所需时间,以及耳机端内部的音频解码所需时间。在这几种「所需时间」的共同作用下,真无线耳机的体验就会出现「慢半拍」等情况。
或许很多用户对「时延」感知不强,但是对于喜欢戴耳机打游戏的用户,往往很容易察觉到时延有多严重。这里以「吃鸡」游戏举例,当游戏人物按下「开枪」后,开枪的声音并非与操作同步,而是稍微慢上一些才发出。
当然不同的耳机对「音画同步」的表现也不同,但它们无非就是个「高与低」之分,毕竟当下的真无线耳机普遍存在时延问题。其次由于真无线耳机存在时延的问题,导致类似于游戏玩家等对「音画同步」有要求的人群,在时延没有解决前仍会选择有线耳机。
时延能不能解决?
尽管真无线耳机市场的规模不断庞大,相关「真无线」解决方案不断成熟,但时延问题到目前依旧没有实质性解决。什么时候可以忽略传输距离、传输所需时间,真无线耳机的体验也就可以不再受「时延」所影响。
因此对于能不能解决时延这个问题,目前很难有答案且未来有很长一段时间,真无线耳机产品会继续以「低时延」为卖点。当然,真无线耳机的时延问题会继续被优化,也会有各种针对「降低时延」的技术出来。